專文推薦
林蕙瑛
這世界上騙子何其多,騙財騙色騙感情,無所不騙,社會新聞常見到的感情騙子,大多是動機不良、精心策劃、上鉤者眾。然而也有些感情騙子是屬於人格障礙型,依著自己的慾望行事,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,殷勤體貼也甜言蜜語,令對方傾心而陷入愛河。剛開始絕對是刻骨銘心的美好,但時間久了一定是紙包不住火,總有疑點或蛛絲馬跡會出現,感情關係呈現緊張,然後就出了問題。
《當愛變成了情感操縱》是一本十萬字的故事,我讀著未出版的翻譯稿,一頁一頁往下看;一個平凡女性的婚變故事,居然被作者描述得如此細膩動人,震撼人心,讓人忍不住想要一口氣讀完。作者前後對照的寫法,以及平實細節的描述,太引人入勝了,呈現感情逐漸變質的過程,反映出為人妻人母的焦慮、不安、緊張、煩躁之心路歷程。
儘管女主角珍身邊有許多支持,包括父母、朋友,甚至男主角馬可的前妻,但這場經歷畢竟是夫妻之間的事,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心中的折磨與負擔,任何一點新發現,都足以拉緊神經刺痛心房。整本書就像推理小說,在愛情、親情、友情的背後,女主角珍就是一個業餘偵探,為了愛,為了婚姻及家庭,將原本用來愛丈夫的全心全意,轉而用於了解夫妻關係發生問題的原因,以及分析丈夫的人格及心理狀態。
在茫然不知所措的狀況下尋求心理諮商,果然令珍茅塞頓開。經過治療師的引導,她漸漸有能力去面對及接受丈夫原來是精神病態者(psychopath),並將收集的線索,在腦海中逐一拼湊,開始理解到馬可為什麼會說那些話、做出那樣的行為,而不只是認定他是在刻意刁難、找麻煩或想要引起爭端。看透了這種人格障礙者看待自身與世界的方式,珍才明白那些看似不合常理的行為背後的真相,也醒悟自己的情感原來是一直被「真命天子」操縱著。
所謂人格障礙只是個通稱,美國精神學會二○一三年修訂《精神疾患診斷與統計手冊》第五版(DSM-5),將精神病態(psychopathy)歸類於反社會人格疾患(Antisocial Personality)中。精神病態者通常就算可以理解他人的想法,卻難以理解他人的情緒,這也可部分地說明了他們為何如此自私、不在乎他人的福祉,以及為何他們的暴力罪行是一般人的三倍之高。
書中主角馬可亦然,他是屬於欲擒故縱型,缺乏病識感,但他會先釋出正面訊息,並且允諾關於愛情、親情、友情的要求。而當他想要的目的達到後,就希望妻子珍能事事聽他順他,夫妻才能有好日子過。於是感情操縱更上一層樓,成為情緒勒索。原來看似美好的親密關係漸漸失去當初的活絡,雙方陷入需求與被掌控的泥沼中而無法自拔。
經過心理諮商後,珍有了真實的洞察(insight),這才發覺馬可經常以混亂的情況讓她內心的指導原則無法運作;她自以為生活在愛情與信賴中,愈來愈無法釐清自己真正的需要,一直屈服於丈夫的情感操縱,不知不覺地,自尊及自我形象逐漸被侵蝕,居然變成了軟弱無用的失敗者。而諮商心理師透過對話,讓珍看到自己失去的,昨日愛她的馬可今日卻是精神病態者。被傷心、失落、背叛、不安、害怕、委屈及憤怒的各種負面情緒籠罩著,珍投入哀傷工作(grief work),然後慢慢走出來,努力地找回自己。
除了對婚前和婚姻生活種種的描述外,作者將諮商過程中的探索、洞察及行動三個階段,穿插著家人及朋友給她的支持與陪伴,以及與小小女兒的所有互動,呈現得歷歷在目。閱讀這本書猶如在看一場電影,整顆心跟著書中的場景、對話,以及珍的想法、情緒和行為而走,屏住氣息,專注閱讀,一直想要知道下一步的發展為何、馬可是否有救藥,以及婚姻是否會解組。
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,是以親身經歷之分享來讓世人知道,電視節目中經常提到的「精神病態者」究竟是怎麼回事、丈夫馬可如何利用情感來操縱她,以及經過痛苦掙扎之後,她如何處理自己的婚姻。作者也提醒女性,婚姻並非人生的全部,曾遇過感情騙子的單親或二度單身女性都可以甩掉人渣,振作起來,找回完整的自我,追求美好的人生。
身為資深諮商心理學教授及婚姻治療師,我強力推薦這本好書。這是一本動情動心的類小說,休閒時可以閱讀,它並不是一本心理學叢書,卻饒富心理教育及諮商概念,讀者可以藉由書中各種概念之啟發,學習應用心理學入門!
本文作者為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、資深婚姻諮商專家、台灣婚姻與家庭輔導學會名譽理事長
連結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esther0708/products/0010796903?utm_source=esther0708&utm_medium=ap-books&utm_content=recommend&utm_campaign=ap-201908
留言列表